位置导航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秦皇岛海港区废品回收电话>>资讯

【淳真对话之家有劳模】郭维林:师傅说永远不能出废品!

来源: 147采集 作者: 147小编 发布时间: 2022-05-08 10:49:28

五一劳动节

一代代劳动者扎根岗位,心中始终怀有报国之志,才有国之强大,家之兴旺,而那些在不同年代奋斗着的劳动模范更是用青春和激情,浇铸了一个个大国重器,构成了国之信心。唯有根植热土,刻苦钻研,才能傲立群雄。那些劳模的故事,传承的似乎永远是一种向上的劲头和不服输的状态。从小家到,劳模的精神,劳模的风范,代代相传!

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新闻广播《淳真对话》推出特别专题《家有劳模》,让我们跟随主播温淳的访谈,换一个视角看劳模,听劳模故事,感受火热的奋斗力量。

本期《家有劳模之我的师傅是劳模》带您走进全国劳模郭维林和他的师傅阎德义的故事。

本期讲述人:郭维林,原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郭维林班班长。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。

1963年秋天,郭维林从技校毕业跟随阎德义师傅学徒,那个时候厂房特别简陋,东北的冬天,厂房里说话都看得见哈气,手冻得没法焊接,加班也只是吃一个窝头就咸菜,但是艰苦的工作环境根本影响不了工人师傅们的工作热情。郭维林说:也就是在那时,师傅阎德义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,让我立志成为一名爱岗敬业、出类拔萃,能为航空事业作贡献的人。

郭维林的师傅阎德义先后获得三次沈阳市劳动模范、四次辽宁省劳动模范和一次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。上世纪50年代初,工厂试制涡喷5发动机时,焊接火焰筒需要在零件尾部凸台堆焊硬质合金块。按照当时苏联专家的要求,必须堆焊两层,使硬质合金块厚度达到6毫米。他大胆地进行了改进,采用一层堆焊成功,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为节约了大笔资金。阎德义立足岗位,带头钻研技术,练就了一身响当当的绝活,为工厂解决了航空发动机特种材料焊接诸多难题,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。

阎德义参加了歼5、歼6、歼7等型号飞机发动机的试制和批量生产工作。1971年,他带病攻关,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,把涡喷6发动机寿命延长。1979年,在试制国产新型歼击机发动机过程中,阎德义大胆提出在大气层中焊接的设想。经过上百次的试验,用他的新工艺成功地在大气层中直接进行钛合金焊接,书写了焊接技术史上的精彩一页。

郭维林:我的师傅阎德义经常和我说,永远不能出废品!我觉得劳模传承的就是吃苦耐劳,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上,不能见到困难就退缩。我至今感恩师傅,我一直按着师傅的要求,去要求我的徒弟,徒弟传给徒弟,这就是传承。

▍图文来源:全媒体新闻中心新闻广播温淳

▍图文编辑:何珊

    友情链接废品 海港区废品回收 海港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