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又遇到了这个推着两辆旧式电单车的屌丝。这是自从我迁走原来住的地方性后的第二次邂逅。
也正是因为这次邂逅,让我兴高采烈地想写出这首诗。
2016年高中大学毕业后,我固执地追随虚幻来到了深圳,正式成为了一名广漂。
虽说,在高中大学毕业之前,我完全没有想像过他们组织工作后,会住在怎样的地方性,总而言之就应该像剧里的男生一样,都住在设备齐全的新房子里。
并且还可能像以前许多文章里说的,上班后有的是天数发展他们的特长。这样再说,大学毕业还是没关系的,经济独立,又有相较的天数和空间,对于未来,许多期盼。
然而现实日常生活迅速就打了我的脸。大学毕业后,我次进入旧区狭窄破旧的卧室,我许多六丝,心里感觉冰凉。
没有冷气的卧室,散热器呼呼循环着炎热的空气;被凿过许多钉孔的墙面,显示着那间新房子更改过多次房客;许多锈蚀的栅栏,还传来Nanded的吱吱……
后来,我才次从一个师弟的嘴中听到旧区这个术语,我还走开了。
现实日常生活汹涌来袭,将我从虚幻的伊甸园,一把拽到了门庭若市的旧区。
深圳的旧区普遍很挤迫,大多数楼与楼的宽度都极小,许多甚至小到站在玻璃窗边就能遇到顶楼楼的墙面,通称握手楼。
旧区的巷子也经常纵横交错,很容易误入,强光也极差。走在里面,抬头俯视,呵,不用去风景区就能看见水帘洞,我经常跟朋友这么揶揄。
迅速,找组织工作的无可奈何,逼使我慢慢接受了旧区的日常生活。相较于那些租金比工资高的新房子,旧区确实给了小家庭们一个相较低成本的爱人。
后来因为组织工作的关系,虽然辗转住过老城区的小区房,但终还是选择了在旧区长住。
来深圳一年多后,我搬到天河区的一个旧区,独自租下了一个单间。
独居的日常生活,虽然清朗,但却许多单调,许多时候我一天说的话都不超过十句。
我经常走路去上班,不过我不喜欢一边走路一边听歌,于是,为了打发路上的无聊,我经常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路边上的人和风景。
后来,一个住在路边一楼的四五十岁的屌丝,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次发现注意到这位屌丝,是在一个上班的傍晚。
那天,他正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看,而他身后却是一个门口敞开,一片漆黑的卧室。
我心想,这位屌丝不会是为了省电吧?
为了验证这个想法,我往后上上班路过此地时都会顺便望一眼。
经过我连日来地观察,不出我所料,屌丝果然是一个很节俭的人。
许多时候,我上班晚了,回去路上经常能看到屌丝关了卧室的灯,坐在门外发呆或是看。
屌丝住在这条街旁
上班早的时候,还能看到房门敞开,一片漆黑。穿越卧室的黑暗,看到屌丝正在强光微弱的厨房炒菜。
偶尔还能看见屌丝一个人坐在卧室里吃饭。
而屌丝的卧室,也是极其破旧,大约十平米,从路边走过也一览无余。陈旧的装饰一看便知是住了多年的。除了一张简单的床和一张吃饭的小桌子,以及一把散热器和两张凳子之外,很难再看见其他多余的物品。
当然,也从没看见过多余的人,出入他的卧室。
虽然许多好奇,但却也觉得正常。因为在旧区里,一个人居住的年轻人也好,中年人也罢,太正常了。大家来大城市打拼不过是为了赚钱。
只是,我不得不惊叹一个人竟然能节约到这种地步?刚开始的时候,我经常暗自感慨,一个月这样不开灯,究竟能节约出多少电费?可是,有这必要吗?
当然,尽管对于这位屌丝,我的内心有许多的疑问,但是我和屌丝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交集,甚至连搭讪的机会都不会有。
我依然我行我素地过着他们的日常生活,偶然路过屌丝门前,依然会顺便望一眼。
大学毕业后的日子平淡如水,组织工作——日常生活两点一线,几乎把人的激情都磨没了。
只是,偶尔出门的时候,会遇到屌丝也正打算骑着两辆旧式的电单车出门,一个老旧的袋子挂在车头,看不出里面装了什么东西,他身上没有背包,后座也空空如也。
我想屌丝也是跟我一样去上班吧?可是,他是做什么组织工作的呢?我不知道。
只是感觉屌丝好像是个人,因为有几次中午我请假回来,却发现屌丝竟然还在家!
请假意味着要被扣工资,我此刻突然很羡慕屌丝的!对于他做什么组织工作,更多了一份好奇。
从门外晾的衣服来看,屌丝的邻居是个环卫工,门口常年晾着环卫工的组织工作服。难道他也是环卫工?
可是,很明显,他不是。他的晾衣杆上没有组织工作服,他经常穿的衣服,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件穿了洗得发白的有领短袖和西裤。
邂逅屌丝的次数多了,却从没见过他脸上的笑容,也很少见他和别人聊天,但却总觉得他身上有种自然的熟悉感。对了,有时候看见他在门外一个人忙活,总让我想起他们的爸爸。
和他一样,我爸经典的搭配就是有领的短袖和一条西裤,被晒黑的脸上,雕刻着岁月的痕迹。尽管经常劳作,身材却依旧肥胖。
这种打扮和状态,其实也是许多农村中年男人的常态。
记忆中在爸爸以前好像也曾对他们如此节约,尤其是家里的支出特别大的几年,爸爸经常好几年才会买两件衣服,一直穿到衣服不能穿为止。
钱难挣屎难吃,我也日渐感觉花钱容易,挣钱艰难,也许就像许多父母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,却不舍得为他们添一件新衣裳,这位屌丝也许是在努力将钱攒着留给他们的孩子吧!
在这个地方性住了一年以后,我终于邂逅了屌丝的孩子。一个男孩,一个女孩,十几岁,刚成年的样子,我从路上经过的时候,每次都能看见他们坐在门外玩着,极少和他们的父亲有交流,而屌丝脸上却并没有责怪他们的神态。
我不禁许多伤神,没有交流,缺少表达,屌丝的孩子应该不能体会到父亲的节俭吧!
两天后,屌丝的孩子好像回家了。
天数过得迅速,一晃我在那就住了一年多,而我对那一带居住在一楼的人们越来越熟悉。冬去春来,筑巢的燕子以及发芽的葡萄藤,取代了我对屌丝的关注。
再后来我又搬了到了另一条街,虽然距离原来的地方性不远,但却很少能再见到屌丝了。屌丝俨然已经成为我人生里不的过客。
没想到有个星期天下午,我走在回新租房的路上,突然听到一声吆喝,一个推着旧式电单车的屌丝从一条巷子走出来和我擦肩而过,那一瞬间,我许多恍惚,好像很眼熟,又不太敢确认。
屌丝也看了我一眼,他的表情许多惊讶,好像是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邂逅我。貌似他认得我,但却没有停留,继续往前了。
我再回头,他已经骑车远去,后座依然空空如也。
后来我仔细回忆,一定是那位屌丝了!只是没想到屌丝经常骑着自行车出门,竟然不是去上班,难道是在旧区鱼行地收废品?
我许多惊讶,又许多疑惑,感慨了一下,便淡忘了。
真巧,几个月后的又一天下午,我刚走到他们住的楼下,竟然又邂逅了屌丝!
眼神对碰的那一刻,我许多错愕,惊奇地发现他的车后座上有一沓纸皮。
屌丝看到我也许多惊讶,但还是迅速就推着车子从我身边走过。我回头,看见他伸向旁边的垃圾桶,弯着身子看废品。看了一眼,里面什么都没有。于是,他起身吆喝了一声收废品就继续向前走去了。
那一刻,我真的好想叫住他:屌丝,等等!我这里有许多纸皮送给你!
可是,我的反应实在是太慢了,直到屌丝离去依然不知所措,我为此懊悔了好几天。
这一次,我真的确认了,原来屌丝的组织工作真的是收废品。但是我的脑海里突然又出现了许多问题:一斤纸皮能赚几毛钱?两辆自行车又能装几斤?要收够多少斤废品才能付得起租金?
旧区里的年轻人不屑收集废品,收集废品的中老年人又宁愿他们拿去废品站卖,也不会卖给前来收购的人。
那一天,我终于明白屌丝为什么节俭到这个程度了!
因为这个屌丝,我对平时鱼行吆喝的人又多了一份关注。才发现,屌丝的生意真不好做,竞争对手太多了,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开着三轮车来收废品。
我不知道屌丝为什么宁愿选择收废品,也不去做一些其他收益稳定的组织工作。但我想,也一定有他的难言之隐吧!
只是近看了一篇关于日本老年人勤勉一生,到老了却居无定所的文章,我又想到了这位屌丝。许多人勤勤恳恳组织工作了一辈子,没有足够的钱,一场病又穷回解放前。
旧区里和屌丝一样的人有许多,那些在旧区某个角落,坐在三轮车上的中老年人,几乎都是从外地来深圳干体力活的中老年人。
他们的日常生活很平淡,很节俭。一般住在旧区便宜的新房子里,日常生活在社会的底层,依然靠天吃饭,做一天活,挣一天钱。
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样,我只是隐隐许多心疼,请他们搬家的时候只要价格不离谱就不会讲价,也催促着他们不能一直这样穷下去了!
后话:
这首诗写了很久,因为是两年多来断断续续的回忆,要整理起来很麻烦。可能写得许多像流水账,但情感都是发自内心的。
我平时很喜欢观察他们遇到的人和事。在旧区日常生活了三年,许多事情都想分享出来。旧区系列还会继续写出去,愿你能陪我一起看下去~
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:寻觅有你的天涯,领取
原版电影《千与千寻》,回复:千与千寻
免费的12本林语堂的电子书,回复:林语堂
免费的1200本世界畅销书电子书,回复:1200